
馬主要作為役使家畜,用於騎乘、挽車和載重,在戰爭和勞作中運用。在歷史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直到工業革命蒸汽機出現以前,一直是主要的拉車動力,以至後來「馬力」成了衡量機器功率的單位。在山區無法行車的路上,馬至今仍是主要的運載工具。
在戰爭中最早也是拉戰車,由遊牧民族首先發明騎乘,中原民族直到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開始出現騎兵,古希臘,古羅馬都有騎兵。馬鞍也是遊牧民族發明的,後來經過不斷的改進;馬鐙是中國人在漢朝發明的,一開始只是一個,為便於上馬,後來發展為一邊一個,波斯人稱為「中國鞋」,後來才傳到歐洲。直到進入20世紀之後,由於各種戰車、直升機的出現和普及,騎兵才開始退出戰爭。目前騎乘多用於體育競賽,有的大城市巡警也還用馬。
馬也可以作為乳用和肉用,伊斯蘭教律法禁止食用馬肉,公元732年教宗格列高利三世下令禁止基督教徒食用馬肉,但後來作用不大,現在法國人、義大利人都食用馬肉,日本人認為馬肉是營養豐富的肉食。在二戰期間,美國允許肉店供應馬肉以彌補牛肉供應不足,但二戰結束後,在西部牧場主的壓力下,又禁止供應馬肉。馬乳一直是遊牧民族的食品,尤其適合釀造「馬奶子酒」。
隨著馬的使用功能淡化,20世紀後半期,許多國家培育出各種小馬,作為寵物。,現在經過幾千年人的培育,馬的種類繁多,從高達2米到只有0.56米,體形各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